手风琴“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的练习方法

转载 琴萌  2019-04-16 10:07:38  阅读 2944 次 评论 0 条

 风箱控制是手风琴演奏的灵魂。现有的手风琴教学法将风箱运用根据运行时的形状及相应的控制分为“平、顿、揉、震”。而控制手风琴音色所使用的“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演奏技巧则较少被提及。该演奏技巧以控制肌肉运动所产生风量的关系为练习内容,以形成肌肉对“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自动化为目标。要完成这一技巧应该依次进行“分解”“连续”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的练习,通过练习和反馈来达到对“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巧的灵活运用,以便更为充分和灵活地表现手风琴音乐。

  一、风箱运用的分类

  现有的手风琴教学理论多把风箱运行分为“平、顿、揉、震”。“平风箱”指风箱运行的平衡操持,风力均匀,动作连贯;“顿风箱”指左手突发力,继而马上放松所形成的具有弹性的突发音;“揉风箱”指以左手手腕的揉颤动作促成风箱的轻微震动,使气流产生波浪般的变化;“震风箱”指风箱在频繁、有序、均匀的抖颤下形成的特殊音色。这一分类源自老一辈的手风琴教育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吴守智先生于1996年提出的手风琴风箱练习理论。

  上述这种分类法比较趋向于对手风琴风箱运行时的形状及形状的控制方法进行区别,能够最直接地从风箱的角度展现手风琴的乐器个性,让学习者直观地认识风箱,掌握其基本的控制技术。这是普及教育中最为实用的风箱运用分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练习者在风箱练习上的效率。然而当学习者对手风琴风箱运行有了基本的掌握后,如何利用风箱控制音色成为了大多数练习者提高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力的瓶颈。

  那么怎样通过风箱运行塑造高质量的音色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手风琴老师讲这样两句话“强而不炸”“弱而不虚”,这就是对手风琴音色最基本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更多地是依靠对“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该将“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作为“平、顿、揉、震”风箱理论的补充。

  二、“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练习目标

  “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应该以风量为判断标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饱满”与“非饱满”很容易和“强”与“弱”混淆,这跟乐器在音乐艺术表达中的间接性特征有关。

  溯本追源,音乐与语言都源自人类的声音。语言功能对于气息的要求仅为自由顺畅,但我们依然能够从日常对话中通过“中气十足”或是“轻声细语”来感受表达者的情绪。声乐艺术和语言一样,对气息的控制非常直接。它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就是通过由深浅不同的气息所形成的“饱满运行”和“非饱满运行”来实现艺术化的表达。器乐艺术对气息的要求也很高。合理使用气息的“饱满”“非饱满”状态,是使器乐能够进行人性化表达的关键。然而器乐毕竟是人类表达艺术思想的间接工具,它的气息不像声乐或者语言一样直接,有时甚至是抽象的,需通过人脑更为高级复杂的指令来形成。其中涉及到的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等知识相当繁复。因此在器乐教学中,教师们常以“强”“弱”的概念来帮助学生区分“饱满气息”和“非饱满气息”的差别。对于初级学生来讲,这不失为让他们快速进入气息控制的一个途径,然而对于演奏水平较高的学生,这样的替代教授就显得不够全面了。

  手风琴作为一种活簧乐器,其发音过程为“激发-持续-结束”,对其声音的控制主要集中在“持续”这个阶段上。持续的时间、力度、情绪都由风箱所给予的风量及其性质决定。风量的饱满就像说话时的“中气十足”,自然会带出高昂的情绪、明亮的音色和强的力度;风量不饱满,就像说话时的“轻声细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温柔懦弱,音色暗淡柔和,力度自然也是轻的。因此“强”“弱”是运用“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所产生的效果之一,并不是“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全部效果。如果我们反向思考,不把“强”“弱”作为判定结果,而作为判定前提,将强弱力度分为若干等级,重点训练在不同力度等级中的风量,分配及相应的肌肉控制,再通过运用不同风量在乐曲的实践中找到与乐句、乐段不同情绪的对应关系,就会对风箱的“饱满”和“非饱满”练习带来极大帮助。

  三、“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能的分阶段练习

  根据手风琴教育学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王朝刚先生的器乐表演理论,一项演奏技能的形成应该分为三个步骤。笔者尝试在“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练习方法上遵循以下步骤。

  1.分解动作阶段

  “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应该以教师示范为引入点,在展示不同饱满程度的风箱时,在听觉和动觉上要有所差别。这一阶段的难点在于:教师示范分解动作时,以左手臂为最先发力点,按计划的风量设计风箱动力,风箱启动后,再配合左手或右手触键。此动作顺序可保证风量为全部的风箱控制,而无激发触键开关所导致的风力惯性的参与。

  2.动作的连续性阶段

  在“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技巧的连续性练习阶段,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肌肉控制的细节和结果,即在强、弱力度分级的前提下,将注意力放在控制风箱的肌肉用力与产生风量关系上。长乐句或者柔和短小的乐段是较好的练习素材,如俄罗斯名曲《Russia Autumn》、皮亚佐拉的《万福玛利亚》等。

  3.动作的完善和自动化阶段

  “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技巧的完善和自动化阶段,应指导学生只通过听觉、动觉的反馈来实现对风量的控制,而不再注意究竟是怎样的肌肉运动在控制着风量的运行和变化。当连续的风箱控制能够像老马识途般自然而然地运行,风量的大小能够任意地跟随音乐的需要而产生,“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技巧的自动化就得以实现。技巧动作的自动化能够让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表演再创作的过程中,从而使音乐能够展现更为丰富的色彩变化。

  四、对于“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能的练习与反馈

  任何动作技能的掌握都是相对的,精细而复杂的器乐演奏技能更是如此。保证演奏技巧的方法是反复练习与反馈。这里的反馈既包括练习时演奏者自己体会到的技巧效果反馈,也包括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方法、程度的过程。

  1.练习

  “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能的练习过程必然是枯燥的。因此,对分解动作、连续动作和自动化动作三步依次进行反复练习,就必须要有旋律性较强的音乐作为素材。演奏者需在不同音乐语境中反复尝试“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巧是否达到了“强而不炸”“弱而不虚”的音色效果,同时还要保持动作技巧自动化程度的高水准。

  2.反馈

  人类的活动不是单向的,是不断接受反馈信息并随时调整的。在音乐学习中,音乐行为的反馈有的来自于自身,有的来自于听众,有的来自于教师。好的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们更灵活地调节技巧动作。这个反馈机制应该包括练习者在练习“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巧时所感受到的听觉、动觉效果的反馈;还有对一首完整音乐作品中“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演奏技巧的应用效果反馈,以及对手风琴及手风琴音乐更深层次认识的反馈。只有保证有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才能使演奏者从多个角度审视演奏技巧的成熟与否,并自觉地进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新的练习过程中。

  器乐表演属于音乐艺术的再创作活动,表演者会在表演中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个性和创作性。对于演奏技巧的好坏,我们不能死板地以一个固定标准来判定。如果不能合理地展现“强而不炸”“弱而不虚”的音色要求,再好的风箱控制也是无用的。所以要遵循“艺术最高”的标准,将“饱满风箱”和“非饱满风箱”的演奏技巧充分而灵活地运用到手风琴音乐的日常练习和登台表演中。

本文地址:http://www.cgsfq.com/post/324.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朝刚手风琴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琴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