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而引发的思考

转载 苏杨  2020-10-16 08:35:11  阅读 1722 次 评论 0 条

由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而引发的思考

苏杨

摘 要:阿斯托尔·皮亚佐拉作为“探戈之父”创作了大量的表现形式多样的作品,他在创作中汲取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使得他的探戈作品在世界音乐领域独树一帜,为探戈音乐的流传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阿斯托尔 皮亚佐拉 探戈 手风琴

一、关于探戈

1、 探戈,是一种双人舞蹈。它的音乐特点是速度适中,采用四二或四四拍子,旋律音调与舞蹈性极强的节奏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相互交错,极具特点的舞蹈风格,以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的节奏特征。

一提起探戈,现在的人们都认为是阿根廷的音乐,但是关于它的起源,却有不同说法:一种认为探戈起源于非洲,是非洲部落中为逝去的族人举行祭祀时所跳的舞蹈,因此探戈音乐中包含有悲凉、哀婉的一些情感特征。一种认为探戈起源于西班牙,由于阿根廷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探戈是由西班牙人的“Tango”歌舞演变而来的,探戈是“Tango”一词的音译。还有一种认为探戈起源于古巴的哈巴涅拉”,是由古巴的海员传入到阿根廷的。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阿根廷由于早期沦为殖民地,布宜诺斯艾利斯又是当时较大的贸易港口,各种文化在此进行广泛的交流,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对探戈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探戈,从它诞生之日伊始,就与广大的基层人民紧密相连,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低俗的、下层人群”的音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其它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使其原有的舞蹈因素渐渐退化,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鲜明的乐曲形式。这种乐曲结构简明,动感强烈,音调优美,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社会底层人民的喜爱与欢迎。但是历经多年之后,没有多大的发展与变化,没有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同时也不断受到新的音乐形式特别是外来音乐的强烈冲击,人们对其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夕阳的光芒逐渐暗淡了下去。又由于其发源于社会下层并主要在社会底层中流行,使得探戈音乐始终处于“低俗”音乐的范畴而得不到整个社会阶层的认可。这一切,随着阿斯托尔.皮亚佐拉的出现而告结束。皮亚佐拉把代表高雅的古典音乐和当时风行的爵士音乐同阿根廷民族民间音乐有机地整合交融,给探戈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养料,使探戈音乐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把原本是“低俗”的探戈音乐一跃而跻身于严肃音乐之林,成为了阿根廷的一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

二、皮亚佐拉与探戈音乐

1.皮亚佐拉简介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1921-1992),意大利裔阿根廷人,著名的探戈音乐作曲家和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有“探戈音乐之父”之美誉。

皮亚佐拉自幼学习班多钮手风琴,少年时期就加入到著名的探戈乐队并担任伴奏并为电影录制配乐,并对探戈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成为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乐队编曲的需要,开始学习有关作曲的一些知识,同时进行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研究与写作,并以一部交响性的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勇夺当时的作曲比赛第一名。这次获奖,为他赢得了赴法国留学深造的机会,这次赴法留学,成为了他之后音乐道路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在法国,师从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娜娣亚·布列热学习钢琴和作曲。起初,由于探戈音乐出身卑微,不被当时欧洲主流社会所青睐,他隐瞒了自己探戈音乐家的身份,并潜心从事古典音乐的研究和创作。由于他对探戈音乐的热爱和展现出的创作天赋,布列热发现并及时地把他的创作方向从古典音乐转变为他所钟爱的探戈音乐领域,使他在成为一代“探戈音乐之父”的道路上迈开了新的步伐。

2.主要代表作品

皮亚佐拉是一位高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一千多部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有独奏、重奏、室内乐、协奏、交响乐、歌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作品有《再见诺尼诺》、《天使组曲》、《皮亚佐拉在纽约爱乐大厅》、《探戈》、《狂人之歌》、《自由探戈》、《辉煌的探戈》、《小手风琴协奏曲》、《布宜诺斯艾利斯》等。

3.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

皮亚佐拉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探戈音乐,在探戈音乐的创作中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与创新,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他在阿根廷民间探戈舞曲的基础上把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以及爵士音乐的创作手法和音乐元素加入到他创作的探戈音乐之中,使原本简单、呆板、缺少变化的民间探戈音乐获得了新的生命。他创作的旋律清新、流畅,表现力丰富。在节奏的律动中,改变了节拍中所固有的强弱规律,变弱为强,变强为弱,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力十足,特点鲜明。在和声的运用中,皮亚佐拉除了运用传统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之外,还把20世纪出现的现代派和声及爵士乐的和声手法也引入进来,赋予了探戈音乐五彩斑斓的色彩变化和多样的立体音效。他还把复调的写作技术也应用到探戈音乐的创作中来,从而使主调性质的探戈音乐从单一的陈述变成了多层次的表达。在曲式结构方面,传统的探戈音乐大多采用简单的三段式结构,皮亚佐拉把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成功的嫁接到探戈音乐之中,使得原本简单、短小的探戈音乐在规模上有了巨大的扩展。这样一来,为探戈音乐的内容表达提供了一个足够的载体,也为探戈音乐进入严肃音乐之列做好了篇幅上的准备。除此之外,皮亚佐拉还在乐队的编配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他把具有古典室内乐特色的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加入到他的乐队中来,还把爵士乐中常见的电吉他、木吉他、拨弦低音提琴等乐器也纳入其内,不仅如此,他视每种乐器都具有同样的地位与作用,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可分别担任主奏乐器。

以上是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的主要创新与特点,他为探戈音乐所做的努力,在世界音乐领域独树一帜,为探戈音乐的流传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由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而引发的思考

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初期,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普遍欢迎,当时虽然手风琴主要以歌曲伴奏为主,但是很多音乐家开始尝试在民族民间音调的基础上融入西洋的和声手法以丰富音乐表现力,并且积极借鉴西洋的和声理论有目的的探索符合我国音乐风格的调式和声,为手风琴音乐的中国化进程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建国初期,为了适应群众歌咏活动及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宣传的需要,手风琴以其特有优势再次成为了社会音乐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并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众多音乐家的努力之下,创作出了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风格浓郁的手风琴器乐作品。如王域平创作的手风琴独奏《牧民歌唱毛主席》,李遇秋创作的手风琴二重奏《草原轻骑》,郭汀石根据民歌、民族器乐曲改编的《花儿与少年》、《旱天雷》,张自强、王碧云改编的《士兵的光荣》等一批优秀的手风琴器乐作品。这时期的手风琴音乐的改编创作,为之后我国手风琴音乐的繁荣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文革”期间,手风琴用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自身的生存赢得了一隅偏安之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手风琴虽然以为“红色”歌曲伴奏为主,但也创作、改编出了一些以“红色”内容为题材的手风琴音乐作品。如王碧云创作改编的《火车向着韶山跑》、曹子萍创作改编的《保卫黄河》、杨智华创作改编的《打虎上山》等。这时期的手风琴音乐作品虽然在内容题材上比较单一,政治色彩强烈,但是在如何更好的与我国的戏曲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如何在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中融入我国民族乐器的特色,为手风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作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实践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文化艺术获得了新生,手风琴音乐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手风琴作曲家和演奏家,使我国的手风琴音乐的专业性大大提高,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手风琴作品,并得到世界上手风琴音乐同行的高度肯定和普遍关注。宽泛的题材范围,多样的表演形式,使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在思想性、时代性、民族性、技巧性等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国手风琴音乐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中凝聚了我国几代手风琴音乐家门的心血与汗水,他们为我国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手风琴音乐的演出活动中,虽然我国也有很多新创作的手风琴音乐作品,但手风琴演奏者所选择的乐曲大多是国外的作品,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传播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单就手风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来看,也还有诸多问题有待广大的手风琴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深入思考和研究。

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给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启发和思考:

1.要坚持与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

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给我们做出了成功的范例,再次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永恒的道理。当然,我国的老一辈手风琴音乐作曲家如上文提到的李遇秋、王树生等在这方面也有非常巨大的贡献。

2.要坚持与新的创作手法相结合

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中所运用的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爵士音乐乃至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向人们证明了只有勇于创新,大胆的吸取新的创作技法和多元音乐文化的营养,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当下社会的音乐欣赏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

3.要坚持与多样的表现形式相结合

皮亚佐拉在探戈音乐创作中不拘泥于原有的表现形式,把古典室内乐和爵士乐的乐队配器融入到探戈音乐中来,以适应多种音乐表现的需要,并充分挖掘各种乐器的潜力,使之能更好地为音乐内容和表现服务。

4.要坚持与广大民众相结合

从皮亚佐拉在探戈音乐创中的成功经验里我们得出:在运用古典音乐的音乐创作手法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听众的受众群体;既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技术、高技巧的“高精尖”,亦不能完全不考虑技术、技巧而流于“低恶俗”。

5.要坚持与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

在21世纪的今天,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音乐文化传播的途径从原来的剧场演出为主,变成了当今的电视、网络一统天下的新格局,因此,文艺演出的形式也要因此随之改变。但是,传统的演出形式在当下还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音乐工作者们在这两个方面都要充分重视。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就成功地利用了电影、广播等新的传播媒介让他的探戈音乐在全世界的上空奏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皮亚佐拉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广泛吸收多种艺术门类的创作方法和有机养料,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大胆革新,勇于开拓,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民众的新需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手风琴音乐的腾飞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杨博华.皮亚佐拉音乐初探[J].音乐创作,2013(8).

[2]索飒.阿根廷历史上的探戈[J].音乐探索,2004(4).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本文地址:http://www.cgsfq.com/post/548.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朝刚手风琴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苏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