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及多元化传播

原创 琴萌  2022-05-01 23:32:48  阅读 1100 次 评论 0 条

不久前,南京师范大学手风琴教师马骊骊撰写的《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填补了手风琴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研究的学术空白。对手风琴音乐往昔发展的回顾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时下手风琴教育者树立了范本。

本书在宏观布局上关照历史特征的衍变,以手风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为基础,关注音乐创作上的民族化和传播上的多元化,在阐述当前高校手风琴教育情况时提出了不少洞见。

全书9个章节基本可分为五大部分:阐述手风琴艺术的源起与发展,在概观世界范围内手风琴的流变基础上,对手风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活动进行综述;探析新中国成立后手风琴教育的具体建构,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对应策略;对手风琴音乐的创作,尤其是民族化创作的探索方面做出细致分析;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探讨手风琴音乐在我国的流行化之路。

本书以手风琴艺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在于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探索和多元化传播。书中提到的《牧民之歌》(王域平、张增亮创作)、《惠山泥人印象》(李遇秋创作)是中国手风琴民族化探索之路的代表性作品,分别以不同创作技法共同展现出手风琴音乐语言的民族化诉求。对于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性意味的洞见。如,在第七章指出,要将保持民族风格、实现雅俗共赏作为致力于手风琴音乐事业发展的重心。

在民族化音乐创作的求索过程中,传播与接受亦是不容小觑的重要因素。作者于书中运用传播学及相关理论对手风琴艺术的传播进行跨学科论证,分别从传播方式、媒介以及受众等方面梳理出手风琴艺术在中国的传播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时下新媒体传播来推动手风琴音乐事业发展,能够更好地提高手风琴艺术的社会价值,冲破传统传播受众圈层化边界。鉴于此,作者在第八章分析了传播的现状,并将新媒体传播与多元化发展的未来展望写进第九章。

作者对于手风琴进行深度考察的意识在本书中得以体现,既存在于自然流露的感性文风中,亦呈现在所提出的独到对策中,特别是对于我国当前高校手风琴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手风琴教育存在的通病,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丰富”“重技巧轻情感”“课堂教学效率低”“教材体系陈旧落后”这五个方面。鉴于此,作者提出“明确目标、创新方法”“丰富课程设置,促进多元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基础优势”“变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材选择的有效性”的对策,助推手风琴音乐事业搭乘多元化的时代快车蓬勃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cgsfq.com/post/8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琴萌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